普華永道發布了《全球體育行業調研(第七期)中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全球受訪者對體育行業市場前景樂觀。受訪體育行業高管們認為,未來3-5年,全球體育市場將保持6.6%的年增長率。保守預測,中國體育市場將保持至少5.2%以上的年增長率。
根據《“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預計達到5萬億元,2020年至202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2.8%。普華永道中國體育行業主管合伙人周星表示,中國體育產業有望進入快速發展期,“我們認為中國體育產業還有更高的成長空間,未來的重大利好政策值得期待。”
《報告》提到,目前中國機構投資者最關注的前五賽道分別為電競公司(58.5%)、體育技術公司(52%)、聯賽/競賽組織(50.7%)、球隊/俱樂部(49.4%),以及體育設施/場館(48.1%)。相對來說,全球機構投資者對體育技術公司和球隊/俱樂部等賽道更加關注。
周星表示,機構投資者的加入有助于推動各利益相關方目標統一,進而推動體育產業整體的發展。而中國投資者與世界投資者關注的差異則表明國內運動產業在部分領域有了更快的發展速度。
具體來看,國內外投資者都給予較高關注的體育技術領域,《報告》顯示,超過40%的中國受訪者認為Web3.0相關技術將對其企業未來發揮重要作用,這其中近1/4已制定相關戰略,并具備較強的信心,總體顯示出調研對象對于科技的前瞻視角。
普華永道中國體育行業合伙人劉翰林表示,web3.0時代,體育IP的運營需要進一步挖掘價值,建立專業化的配套運營機制。
“此外,調研發現,受訪者認為智慧體育場館未來對體育產業的影響是最大的。不少人認為其可以改善收集和分析球迷數據、優化能源使用降低運營成本、增強球迷觀看體驗和提供獨特數字體驗。我們認為智慧體育場館具有良好的前景。”劉翰林說。
劉翰林表示,體育產業作為一項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也將給經濟社會和城市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