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網站3月20日消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中醫診所基本標準(2023年版)》。其中明確,中醫診所中醫藥治療率100%。診療科目限于中醫科、民族醫學科。配備中醫(專長)醫師的,應在診療科目下明確中醫(專長)醫師的執業范圍。
中醫診所基本標準(2023年版)
中醫診所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運用中藥和針灸、拔罐、推拿等非藥物療法開展診療服務,以及提供中藥調劑、湯劑煎煮等中藥藥事服務的診所,中醫藥治療率100%。
一、診療科目
限于中醫科、民族醫學科。配備中醫(專長)醫師的,應在診療科目下明確中醫(專長)醫師的執業范圍。
二、人員
(一)身體健康,能夠勝任相關工作。
(二)至少具有1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執業醫師:
1.具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并經注冊后在醫療機構中執業滿5年;
2.具有《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經注冊依法執業。
(三)開展中藥飲片調劑活動的,至少有1名中藥專業技術人員。
三、設備
(一)基本設備。診桌、診椅、脈枕、體溫計、紫外線消毒設備、污物桶等。
(二)有與開展診療范圍相適應的其他設備(包括中醫診療設備);開展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注射劑、穴位注射等存在一定醫療安全風險的技術,應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
四、房屋
診所的使用面積和建筑布局應滿足診療科目醫療需求。
五、具有國家統一規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范,制定診所人員崗位職責。
六、具備門診電子病歷系統,與所在地診所信息化監管平臺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