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萬噸/年銅深加工項目
所屬行業:新材料。
項目概況:項目計劃新建銅深加工車間、成品倉庫、配電室、辦公樓等基礎設施,建設環保設施,配置一批生產設備,建設銅深加工項目生產線,產品為無氧銅桿、銅導線、銅板帶。
初步效益分析:項目主要是通過產品銷售盈利。產品為10萬噸銅材深加工產品,項目預期產值400000萬元,利潤7000萬元,稅金及附加430萬元,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
二、10萬噸/年三元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及產業化項目
所屬行業:新材料
項目概況:該項目計劃引進國內外具有先進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生產技術的龍頭企業,于蒙自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進行三元正極材料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通過廠房、辦公樓、宿舍等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同時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建成10萬噸/年三元正極材料生產線。
初步效益分析:項目主要是通過銷售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盈利。參考2021年8月26日高鎳811材料市場價格22.1萬元/噸,假設策劃的10萬噸/年三元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及產業化招商項目產品為高鎳811材料或價格差距不太大的產品,則項目預期產值為221億元,若項目招商成功并實現年產10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產能,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10—50萬噸/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及其產業化項目
所屬行業:新材料
項目概況:項目計劃引進國內外具有先進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技術的龍頭企業,于蒙自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進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通過廠房、辦公樓、宿舍等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同時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建成10—50萬噸/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線。
初步效益分析:項目主要是通過銷售高鎳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盈利。參考德方納米動力型磷酸鐵鋰2022年1月21日報價11.4萬元/噸,假設策劃的10—50萬噸/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及其產業化招商項目產品為納米動力型磷酸鐵鋰或價格差距不太大的產品,則項目預期產值為114—570億元,經濟效益良好。
四、年產能2000噸納米材料和年產能5000平方米納米涂層生產線項目
所屬行業:新材料
項目概況:項目計劃建設納米金屬生產車間、技術研發中心,輔助用房,倉儲用房等,或根據生產要求改造標準廠房,建設環保設施,并購買納米金屬材料及涂層生產所需設備及配套輔助設施,建設納米材料生產線、納米涂層生產線各1條,形成年產2000噸納米材料、5000平方米納米金屬涂層規模。
初步效益分析:項目主要是通過產品銷售盈利。氧化鋯主流報價6.3萬元—6.5萬元/噸,納米鎢粉+碳化鎢市場價均價29萬元/噸,2000噸納米金屬產品預計產值3.5—4億元;納米金屬涂層0.7萬元/平方米,5000平方米納米涂層預計產值3500萬元。項目綜合產值4—4.5億元,經濟效益良好。
五、10噸/年異質結電池用光伏銀漿生產線示范項目
所屬行業:新材料
項目概況:項目計劃建設生產車間、技術研發中心、辦公用房、輔助用房等,或根據生產要求改造標準廠房,建設環保設施,并購買光伏銀漿生產所需專用設備及配套輔助設施,建設形成年產10噸異質結電池用光伏銀漿生產線示范項目。
初步效益分析:項目主要是通過產品銷售盈利。按市場價低溫銀漿價格6500元/kg測算,10噸產能預計年綜合產值6500萬元,項目經濟效益良好。
六、1—3GW/年異質結電池片生產線建設項目
所屬行業:新材料
項目概況:項目通過引進國內外具有成熟HJT電池片生產技術的龍頭企業,在蒙自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進行異質結電池片生產線建設,通過廠房、辦公樓、宿舍等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同時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建成1-3GW/年異質結電池片生產線。
初步效益分析:項目主要是通過銷售異質結電池片盈利。按照電池片價格1元/W,策劃的1—3GW/年異質結電池片生產線建設招商項目達產年預期產值為10—30億元。若項目招商成功并實現年產1—3GW異質結電池片產能,將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
七、1—5萬噸/年鋁箔生產項目
所屬行業:新材料
項目概況:項目計劃新建生產廠房和環保工程,對標準廠房進行改造,新建0.2—1萬噸/年電子鋁箔生產線,0.3—1.5萬噸/年鋰電池鋁箔生產線,0.5—2.5萬噸/年包裝鋁箔生產線,購置相關設備,開展產品生產。
初步效益分析:項目主要是通過產品銷售盈利。項目生產電子鋁箔0.2—1萬噸/年,鋰電池鋁箔0.3—1.5萬噸,包裝鋁箔0.5—2.5萬噸/年。根據市場價,電子鋁箔2.2萬元/噸,鋰電池鋁箔20萬元/噸,包裝鋁箔3.2萬元/噸,電子鋁箔收入0.44—2.2億元,鋰電池鋁箔收入6—30億元,包裝鋁箔收入1.6—8億元,項目總收入8.04—40.2億元。
八、10萬噸/年建筑鋁材生產項目
所屬行業:新材料
項目概況:項目計劃新建生產車間、原料庫房、成品庫房、辦公綜合樓、食堂、環保處理站、配電房等,購置相關設備,新建年產10萬噸建筑鋁材生產線,項目產品包括普通型及具有節能、隔熱、隔音等功能的建筑門窗、幕墻、欄桿、圍護板、鋁扣板、鋁百葉、鋁塑復合裝飾板等建筑鋁材。
初步效益分析:項目主要是通過產品銷售盈利。項目生產建筑鋁材10萬噸/年,達產年將實現銷售收入20000萬元,利潤27448萬元,稅金及附加697萬元,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九、年產3億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隔膜濕法生產線建設
所屬行業:新材料
項目概況:項目計劃引進國內外具有先進鋰離子電池隔膜濕法生產技術的龍頭企業,于蒙自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進行鋰離子電池隔膜材料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通過廠房、辦公樓、宿舍等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同時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建成年產3億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隔膜濕法生產線。
初步效益分析:項目主要是通過銷售鋰離子電池隔膜材料盈利。參考2021年中材科技16um隔膜市場平均價格1.21元/平方米,假設策劃的3億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隔膜濕法生產線建設能順利建設并達到預期產能,則項目預期產值為3.63億元,經濟效益較好。
十、移動設備生產線建設項目
所屬行業:信息及先進裝備制造業
項目概況:項目計劃建設生產車間、組裝車間、檢測包裝車間等或根據生產要求改造標準廠房,建設手機整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組裝生產線。形成每年生產100萬臺手機整機、10萬臺平板電腦、10萬臺筆記本的產能。
初步效益分析:項目主要是通過產品銷售盈利。手機以500元/臺均價計算,產值5億元;平板電腦1000元/臺計算,產值1億元;筆記本電腦2000元/臺計算,產值2億元。三者共計產值8億元,經濟效益可觀。
國家級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簡介
一、基本情況
國家級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前身為云南省紅河工業園區)于2013年1月17日正式獲國務院批準,規劃面積140平方公里,地跨蒙自、個舊、開遠三市,是我國面向東盟最近、最大的國家級經開區。2014年7月經省政府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6年5月經國家發改委確定為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2019年,成為首批“省級新型工業化(電子信息)產業示范基地”。2021年被商務部認定為“國家外貿轉型省級基地(有色金屬材料)”。“十四五”末,蒙自經開區力爭實現總產值翻番,實現千億元園區,致力打造成為世界錫銦產業基地,全國有色金屬全產業鏈示范區,面向南亞東南亞加工及貿易基地。
二、平臺優勢
蒙自經開區、紅河綜合保稅區、河口跨境經濟合作區作為紅河州三大國家級平臺,能夠相互政策疊加,優勢互補,助推企業開拓市場、提升盈利空間。蒙自經開區空間容量大,功能配套齊全,能夠發揮產業基地、產品提供、服務保障的作用,F與紅河綜合保稅區合并后,能同時為企業提供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和進出口辦理等業務;河口跨合區是中越共同建設,區內原產地政策、稅收、使用越南工等政策優勢明顯,入駐企業可以互相使用原產地證明,自行選擇稅率納稅。
三、產業發展方向
蒙自經開區主要發展三大主導產業:一是有色金屬及新材料(銅基新材料、錫鋁銅為主的有色金屬功能材料、以銦及銦基為主的稀貴金屬新材料、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新能源材料項目);二是先進制造業(電子產品制造、風電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配件制造、車用電池制造、礦山設備制造、農機裝備制造等);三是現代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商貿服務業、金融服務業、電子商務等)三大主導產業。
目前,蒙自經開區聚集了云錫集團、潤鑫鋁業、紅鋼公司、惠科集團等一批骨干企業,擁有較強的科研力量和大批熟練工人。具備年產7萬噸精錫、2.6萬噸錫化工產品、12.5萬噸陰極銅、4萬噸無氧銅桿、1萬噸鋰電銅箔、30萬噸電解鋁、26萬噸鋁合金、3000噸電池正極材料、600萬只鉛酸蓄電池的生產與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