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以來,疫情多地散發令酒店行業業績承壓。不過從近期公布的中期報告觀察,酒店業初顯回暖跡象,龍頭企業逐漸走出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則率先步入常態化運行并加速擴張布局。
中國第二大酒店業集團華住集團近期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集團總體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3.5%至60.63億元。其中第二季度總計收入34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7%,但環比增幅達到了26.1%,同期虧損額也較一季度有所收窄。
作為酒店行業最重要的景氣指標之一,華住集團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自5月開始反彈,6月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86%,7月進一步提高至逾90%,并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
此外,受疫情影響,該集團國內在營酒店4、5月客房入住率大幅下跌至平均64%,其中還包括被防疫部門征用門店所貢獻的入住率。進入下半年以來,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有效控制,這項指標快速回升。數據顯示,6、7月該集團旗下經濟型酒店入住率達81%,中檔和高檔分別為76%和50%,呈現出均衡復蘇態勢。
華住集團管理總部位于上海,并同時在中國香港和美國納斯達克兩地上市。該集團截至6月30日在國內擁有在營酒店8051家、境外在營酒店125家,在營酒店中九成來自加盟合作伙伴。
面對今年疫情多地散發,特別是4月以來上海實施全域靜態管理的考驗,華住集團旗下酒店堅守一線運營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圓滿完成防疫征用酒店各項職責,保障住客、員工安全,還堅持集團員工“不裁員、不降薪”。與此同時,集團對加盟合作伙伴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累計減免加盟費1.2億元、助力加盟商實現租金6000萬元,有效緩解了加盟商的經營壓力。
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季琦表示,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集團一直專注于加強核心能力,建立一個能夠跨越不同經濟周期的彈性組織,并將繼續關注可持續的高質量增長。
事實上除了華住集團,其他酒店業龍頭企業也呈現出業績回暖的跡象。錦江酒店中報顯示,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約為-1.18億元,其中二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05萬元;首旅酒店二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額也較一季度出現了明顯收窄。
銀河證券觀點認為,受益于出行管控放松,各頭部酒店業績均明顯復蘇。中長期,看國內酒店行業供需、競爭格局清晰,頭部酒店集團受益于“供給出清+輕資產擴張+中高端升級”,仍將是疫后行業復蘇最大受益者。
值得注意的是,率先走出疫情影響步入常態化運營后,部分酒店業龍頭企業開始加速擴張布局。下半年以來伴隨疫情防控形勢有所好轉,華住集團瞄準三、四線城市“下沉市場”加緊布局,以實現其“開到中國每一個縣城”的目標。
數據顯示,在此之前華住集團國內在營酒店中37%為三線及以下城市,新簽約酒店中這一比例大幅提升至58%。
業界人士認為,華住集團這一新的戰略舉措著眼我國333個地級城市和2861個縣級城市,不僅可拓展未來發展的地域縱深,也有望進一步打開公司業績增長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