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重點事件:1)吉林碳谷定增獲審批,產能加速落地。吉林碳谷擬定增募資不超17億元,發行數量3000萬股,計劃用于“年產15萬噸碳纖維原絲項目”、“碳纖維原絲及相關制品研發檢測中心建設項目”以及償還銀行貸款。2)中復神鷹碳纖維二期1.4萬噸項目預計6月份全面投產。據夏都新聞聯播,中復神鷹西寧基地碳纖維二期1.4萬噸項目預計于6月份全面投產,全年產能計劃達1.9萬噸。作為清潔能源大省,青海在電價、能源、土地等多方面要素成本具有比較優勢,新項目投產后,公司碳纖維生產成本預計將得到有效降低。
新材料板塊調研觀點更新。高純石英砂產業鏈:從調研情況來看,1)光伏用高純石英砂:預計國產內層砂價格最高超14萬/噸,進口砂散單價格或更高,預計石英砂后續仍存較大漲價空間,漲價品種或以中內層砂為主。2)單晶坩堝:頭部坩堝廠商庫存較低,預計后續根據市場情況或2-3個月調價一次。在石英砂價格上漲下,預計后續部分坩堝廠商價格仍有提升。3)石英玻璃材料&石英纖維:目前半導體用石英砂價格大幾萬一噸,預計23年對石英玻璃材料成本端略有影響,但頭部企業毛利率仍有望保持穩定;石英纖維在航空航天中應用場景增加(如隱身結構和透波結構),有量增邏輯,價格或有個位數下降,但毛利率穩定(規模效應、產品結構等對毛利率有正向影響)。4)碳纖維行業:航天航空領域需求持續景氣,頭部廠商加快產能建設保障產品供應,中期看價格仍會有所下降,但新品的放量會帶來產品結構改善。行業技術略有外溢(主要由于核心技術人員的流動),新玩家逐步增多,供給端逐步呈現“百花齊放”趨勢,但新進入者仍主要集中在碳化環節率先布局,原絲環節攻克仍需時間。5)碳碳復材行業:目前光伏熱場均價已處于底部區間并企穩,基數原因預計23Q1均價環比仍有下降。原材料碳纖維價格22Q4下降,望在23Q1有所體現,預計23Q1光伏熱場盈利仍有承壓,但有望逐步探明盈利底。6)TCO玻璃行業:從調研情況來看,目前壁壘主要在于市場沒有全套現成在線鍍膜設備提供,且產品導電層要求鍍制均勻性良好(否則會出現紅綠條紋)。當前鈣鈦礦電池廠商與TCO玻璃廠商仍在共同匹配開發(各家鈣鈦礦廠商所用TCO膜系有差異),需多次送樣以促進組件效率提升,已導入客戶廠商望受益GW級產線落地并享有較高盈利水平。7)光伏玻璃行業:硅料成本下降釋放行業需求望推動價格修復,規模擴增以及產品良率提升有利改善企業盈利水平,龍頭企業設備自研+硅砂自供+良率優異充分保障競爭優勢。薄玻璃占比提升趨勢明顯,個別月份出現緊缺情況,未來薄玻璃產品價格或階段性維持一定溢價。8)工業氣體行業:頭部廠商感受到需求恢復明顯,1月份合同量較多,且氣體價格有所恢復。近兩年頭部廠商拿單量明顯提升,產能在今年和明年逐步落地。特種氣體方面,多家特氣企業逐步突圍并追趕,國產替代加速。
新材料領域,從供需邊際變化來看,我們重點推薦高純石英砂、航天航空領域碳纖維。
1)石英材料,預計23年硅片環節產量增長望超40%,需求無虞;供給端石英股份主導新增產能,行業整體新增有限,我們預計高純石英砂23年將持續存在供需缺口,特別是23Q1-Q3缺口更大(幾乎無新增產能),價格或已進入“重估”窗口期;石英砂后續有望迎光伏行業β與漲價α與業績共振,半導體、軍工用石英材料需求高增+國產替代共振,資質認證壁壘高,龍頭企業有望持續提升市占率,推薦石英股份和菲利華,建議關注歐晶科技。
2)碳纖維:軍工領域需求高景氣,民用碳纖維中長期邏輯是用“價格”換“需求”。庫存有所下降,市場價格環比持平:本周周末碳纖維市場均價為13.9萬元/噸(環比持平,同比-4.8),大絲束均價11.0萬元/噸(環比持平,同比-3.5),小絲束均價16.3萬元/噸(環比持平,同比-6.2),周末碳纖維工廠庫存2280噸(環比-160),原料丙烯腈價格略降。我們重點推薦碳纖維龍頭中復神鷹(公司是碳纖維行業優質龍頭,技術、規模和成本、產品、人才、股東優勢明顯,產能擴張+成本下降持續演繹;同時公司持續進行產品結構的高端化,在航天航空領域的應用拓展卓有成效且持續推進)和原絲龍頭吉林碳谷(原絲壁壘高,且直接受益于風電用碳纖維需求快速增長)、光威復材(軍品龍頭,積極拓展民品);同時建議關注吉林化纖、中簡科技、恒神股份和纖維設備廠商精功科技。
3)碳碳復材:目前價格下小廠面臨虧損,光伏熱場價格底部區間已企穩,上游碳纖維中期降價提升碳碳復材企業盈利能力的邏輯進一步強化。龍頭具備強α,推薦金博股份(負極、氫能、碳陶剎車盤等業務逐步發力)和天宜上佳(熱場盈利彈性高+石英坩堝高景氣+軌交閘片困境反轉)。
4)工業氣體:本周普通氣體震蕩上漲,稀有氣體穩中下跌。根據卓創工業氣體公眾號,本周液氧價格509.33元/噸,環比+2.89%,液氮價格516.38元/噸,環比+0.94%,液氬價格1282元/噸,環比-2.02%。荷蘭發布新出口管制,中國先進制程光刻機進口受阻,設備、特種氣體等“卡脖子”領域國產替代望加速推進。工業氣體長坡厚雪,建議關注杭氧股份、華特氣體、金宏氣體。
5)光伏玻璃方面:a.壓延玻璃,本周3.2mm鍍膜主流報價25.5元/平(環比持平);庫存天數約26.3(環比-5.2%);在產產能8.2萬t/d(環比+1000t/d)。近期組件招標量高于往年同期,隨終端電站項目啟動,需求望逐步向好。受益于光伏β向上,推薦旗濱集團(23年為光伏玻璃產能落地大年,且良品率已有明顯提升),建議關注福萊特、信義光能、南玻A、洛陽玻璃。b.TCO玻璃,下游薄膜電池龍頭擴產進程加速,鈣鈦礦產業化加速(目前國內已有數條百兆瓦鈣鈦礦產線投產,多條百兆瓦產線、GW級產線計劃中),TCO玻璃重點受益,建議關注金晶科技。
6)功能性填料:a.硅微粉,覆銅板+環氧塑封料領域高端化增加球形硅微粉需求,性能/價格/服務優勢下,國產替代空間大。b.球形氧化鋁,新能源車促熱界面材料需求擴張,球形氧化鋁迎發展良機,預計25年全球球鋁需求60.5億。推薦聯瑞新材,詳見我們發布的《聯瑞新材深度:硅微粉龍頭引領國產替代,球形氧化鋁打開成長空間》。
7)鋰電膈膜:動力及儲能電池放量,預計22-23年行業需求快速增長,分別達到173.6/239.8億平;有效產能分別為168.2/235.5億平,同比+52.3%/+40.0%;預計23年全球供需緊平衡,價格有望平穩,中材科技成本進入下行通道,盈利改善空間大,詳見我們發布的《中材科技深度:央企新材料平臺,迎多業務景氣+α共振拐點》。
8)陶瓷纖維:產品性能優異,望受益雙碳下窯爐爐襯材料升級替換,陶纖下游應用領域廣闊,目標市場望迎擴容;龍頭企業憑借規模、研發及項目經驗優勢進一步提升市占率,推薦魯陽節能,詳見我們景氣發布的《魯陽節能深度:陶纖龍頭乘“雙碳”春風,奇耐深度賦能促加速成長》。
9)“0—1”產業:產業東風至,新興賽道望實現0—1突破。a.碳陶剎車,百億市場,23年有望實現從0到1。b.車載儲氫瓶,我國儲氫瓶市場處于發展早期,規模提升+技術突破+原材料降價,車載儲氫瓶降本路徑清晰。預計25年車載儲氫瓶市場規?蛇_48億,碳纖維需求量7313噸。詳見我們發布的《車載儲氫瓶行業深度:小氫瓶承載大產業,政策東風已至》。c.電子玻璃,下游產業加持下有望加速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