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江淮汽車公布今年8月份產銷數據。報告顯示,公司汽車銷量共計4.51萬輛,同比增長48.17%,同時連續五個月實現環比增長。其中,純電動乘用車成為重要拉力點,公司銷量1.89萬輛,同比增長133.50%,滲透率超41%。
方正證券分析師陳杭表示,江淮汽車與華為、黑芝麻、地平線等科技企業合作,同時結合自身在汽車行業優勢,構建“先進制造+工業互聯網”新生態,為公司轉型新能源領域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能源汽車銷量高企
據記者統計,9月份以來,先后有奇瑞汽車、吉利汽車、上汽集團、蔚來、比亞迪等多家車企公布8月份產銷數據。
具體來看,奇瑞汽車銷售141767輛,同比增長111%。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2.85萬輛,同比增長267.80%,創下單月紀錄。上汽集團整車合計銷量51.21萬輛,同比增長12.9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0.49萬輛,同比增長48.15%。吉利汽車銷量12.26萬輛,同比增長38.81%。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3.75萬輛,滲透率首次突破30%。蔚來汽車則交付新車1.07萬輛,同比增長81.6%。
作為市值最高的中國車企,比亞迪繼7月份銷量突破16萬輛后,8月份勢頭更進,單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7.49萬輛,同比增長184.84%。截至9月8日收盤,該公司總市值已達8101億元。
記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自2014年9月份正式實施以來,先后經過了2017年和2020年兩次延期。今年8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已兩次延期實施、今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再延期實施至明年底,預計新增免稅1000億元。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政策引導力度持續增強,新能源汽車消費理念將會更加普及,從而促進行業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在政策支持下,安信證券分析師徐慧雄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662萬輛,同比增長102%。2023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達到1036萬輛,同比增長56%。其中,純電動車銷量達到699萬輛,同比增長37%;插電混動車銷量達到337萬輛,同比增長120%。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是我國經濟轉型受益方向之一。從保有量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已經突破了1000萬輛,但是與我國汽車整體保有量3億輛相比,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市場化競爭愈演愈烈
從8月份車企銷售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增幅強勁側面反映出市場化競爭正愈演愈烈,不少車企紛紛進行產品布局,搶占市場份額。
“在8月底蔚來ES7迎來首批客戶交付后,智能電動轎跑ET5在9月9日開啟鎖單,預計9月30日起開啟交付。”9月7日,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中表示,2022年下半年是蔚來擴大生產和交付多款新產品的關鍵時期。2023年會加快新產品投放節奏,會有更多新產品發布,同時全系產品都將切換到新的NT2平臺上。
“公司預計將從2023年起在部分新能源汽車上搭載英偉達DRIVEHyperion平臺,實現車輛智能駕駛和智能泊車功能。此外,將持續推動品牌建設,有序擴張銷售網絡,優化售后服務體驗,全方面提升品牌影響力。”比亞迪方面稱。
長城汽車表示,公司持續堅持品類創新,加快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推出具備更多具競爭力的新車型。今年下半年,將推出多款重磅新品,包括歐拉閃電貓、朋克貓等,助力企業進入新一輪快速成長期,加速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轉型。
東證期貨分析師孫偉東認為,未來伴隨著各品牌新車型上市與交付,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傮w來說,以大眾化的產品定位覆蓋更大的市場、以精細化的布局搶奪細分市場都是贏得競爭的有效方式,無論采取何種策略,產能供應的保障都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