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政府引導基金相關概述
1.1 政府引導基金基本情況
1.1.1 政府引導基金的定義
1.1.2 政府引導基金的分類
1.1.3 政府引導基金的特點
1.1.4 政府引導基金角色定位
1.1.5 政府引導基金的作用
1.2 新發展環境下政府引導基金的發展意義
1.2.1 發揮領導作用
1.2.2 產業聯盟推廣
1.3 政府引導基金的相關概念介紹
1.3.1 政府投資基金
1.3.2 市場化FOFs
1.3.3 其他相關概念
第二章 產業投資基金中政府定位與行為分析
2.1 政府與產業投資基金相關綜述
2.1.1 政府鼓勵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的必要性
2.1.2 政府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作用與局限
2.1.3 政府介入產業投資基金經濟理論基礎
2.2 政府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運作模式
2.2.1 政府參與方式分析
2.2.2 政府主導發起設立
2.2.3 政府參與方法策略
2.3 不同類型產業投資基金中的政府職權剖析
2.3.1 具有地域性質的產業投資基金
2.3.2 具有行業性質的產業投資基金
2.3.3 沒有任何限制的產業投資基金
2.4 政府在產業投資基金中的職能定位
2.4.1 參與角色分配
2.4.2 運作模式控制
2.4.3 社會職能承擔
2.4.4 我國政府定位
2.5 政府在產業投資基金具體環節中的作用
2.5.1 組織模式環節作用
2.5.2 籌資投資環節作用
2.5.3 退出機制環節作用
2.6 政府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產生的影響分析
2.6.1 對投資方向影響
2.6.2 對投資地域影響
2.6.3 對募資結構影響
2.6.4 對基金治理影響
第三章 國際政府引導基金投資模式及發展經驗借鑒
3.1 國外政府引導基金主要投資模式
3.1.1 融資擔保模式
3.1.2 參股投資模式
3.1.3 混合投資模式
3.2 國外政府產業引導基金主要特征
3.2.1 組織模式
3.2.2 投資規模
3.2.3 經營運作
3.2.4 投資策略
3.2.5 杠桿效應
3.2.6 退出方式
3.3 以色列政府引導基金投資經驗借鑒
3.3.1 引導基金發展背景
3.3.2 引導基金演進歷程
3.3.3 引導基金發展典型
3.3.4 引導基金發展模式
3.3.5 引導基金經驗借鑒
3.4 美國政府引導基金投資經驗借鑒
3.4.1 引導基金基本情況
3.4.2 引導基金發展歷程
3.4.3 引導基金模式對比
3.4.4 引導基金經驗借鑒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國政府引導基金發展環境分析
4.1 經濟環境
4.1.1 宏觀經濟概況
4.1.2 固定資產投資
4.1.3 宏觀經濟展望
4.2 政策環境
4.2.1 相關政策匯總
4.2.2 管理政策解讀
4.2.3 地區管理政策
4.3 金融環境
4.3.1 財政收支預算分析
4.3.2 社會融資規模狀況
4.3.3 股權投資市場規模
4.4 社會環境
4.4.1 社會消費規模
4.4.2 居民收入水平
4.4.3 居民消費水平
第五章 2020-2022年中國政府引導基金發展分析
5.1 中國政府引導基金發展綜況
5.1.1 整體發展階段
5.1.2 行業發展現狀
5.1.3 行業發展特點
5.1.4 市場化探索加快
5.2 2020年政府引導基金發展狀況分析
5.2.1 投資情況總覽
5.2.2 投資結構分析
5.2.3 基金投資特點
5.2.4 投資偏好分析
5.3 2021年政府引導基金發展現狀分析
5.3.1 總體情況分析
5.3.2 運營管理狀況
5.3.3 投資活躍度狀況
5.3.4 級別及類型分析
5.3.5 區域分布情況
5.3.6 新設立基金盤點
5.4 政府引導基金發展問題與建議
5.4.1 政府引導基金發展問題
5.4.2 引導基金實際運作困境
5.4.3 政府引導基金發展對策
5.4.4 政府引導基金發展出路
5.4.5 引導基金后續運作建議
5.5 政府引導基金促進產業升級的機制
5.5.1 具體機制分析
5.5.2 機制存在的問題
5.5.3 機制運行的路徑
第六章 中國政府引導基金運作模式分析
6.1 設立模式分析
6.1.1 組織形式
6.1.2 出資模式
6.1.3 資金來源
6.1.4 基金結構
6.1.5 投資運作
6.1.6 投資條件
6.2 管理模式分析
6.2.1 管理模式
6.2.2 管理部門
6.2.3 法人結構
6.2.4 管理費用
6.3 退出方式分析
6.3.1 主要退出方式
6.3.2 退出方式比較
6.3.3 退出方式創新
6.3.4 退出機制完善
6.4 投資模式分析
6.4.1 聯合投資模式
6.4.2 融資擔保模式
6.4.3 參股FOFs模式
6.4.4 風險補助模式
第七章 2020-2022年中國創業投資和PPP引導基金分析
7.1 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發展綜合分析
7.1.1 基金基本內涵
7.1.2 基金特點分析
7.1.3 發展效益分析
7.1.4 基金設立規模
7.1.5 基金運作方式
7.1.6 基金引導模式
7.1.7 投資讓利對象
7.1.8 基金主要缺陷
7.1.9 基金發展建議
7.2 PPP引導基金發展綜合分析
7.2.1 基金發展背景
7.2.2 基金基本內涵
7.2.3 基金屬性特征
7.2.4 基金設立規模
7.2.5 運作模式分析
7.2.6 基金發展典型
7.2.7 基金發展策略
第八章 2020-2022年中國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分析
8.1 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綜合分析
8.1.1 基金發展相關概念
8.1.2 產業引導基金的功能
8.1.3 產業引導基金發展意義
8.1.4 產業引導基金監管體系
8.2 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發展情況
8.2.1 基金發展環境
8.2.2 基金設立規模
8.2.3 基金發展問題
8.2.4 基金發展對策
8.3 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細分產業分析
8.3.1 養老產業引導基金
8.3.2 北斗產業引導基金
8.3.3 文旅產業引導基金
8.4 政府產業引導基金投后監管分析
8.4.1 投后監管意義
8.4.2 投后監管狀況
8.4.3 投后監管建議
8.4.4 投后績效評價
8.5 政府產業引導基金退出機制分析
8.5.1 基金退出模式
8.5.2 退出路徑分析
8.5.3 退出環節要點
第九章 2020-2022年中國政府引導基金重點投資行業分析
9.1 中國IT行業政府引導基金投資分析
9.1.1 IT行業發展現狀
9.1.2 IT行業發展機遇
9.1.3 IT行業引導基金規模
9.1.4 IT引導基金發展機遇
9.2 中國醫療健康行業政府引導基金投資分析
9.2.1 醫療健康行業發展現狀
9.2.2 醫療健康行業投資機會
9.2.3 醫療健康行業引導基金規模
9.2.4 醫療健康引導基金投資動態
9.3 中國半導體行業政府引導基金投資分析
9.3.1 半導體行業發展現狀
9.3.2 半導體行業投資前景
9.3.3 半導體行業引導基金規模
9.3.4 半導體行業引導基金案例
9.4 中國金融行業政府引導基金投資分析
9.4.1 金融行業發展現狀
9.4.2 金融行業發展趨勢
9.4.3 金融行業引導基金規模
9.5 中國教育行業政府引導基金投資分析
9.5.1 教育行業發展現狀
9.5.2 教育行業發展轉型
9.5.3 教育行業引導基金規模
9.5.4 引導基金退出教育產業
第十章 2020-2022年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發展綜合分析
10.1 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發展概況
10.1.1 基金作用解析
10.1.2 基金發展特點
10.1.3 打造區域競爭力
10.1.4 投資需因地制宜
10.1.5 加快建立績效評價
10.2 北京市政府引導基金綜合分析
10.2.1 引導基金規模狀況
10.2.2 引導基金聚焦產業
10.2.3 主要引導基金機構
10.3 廣東省政府引導基金綜合分析
10.3.1 引導基金規模狀況
10.3.2 引導基金合作探索
10.3.3 基金投資案例分析
10.4 江蘇省政府引導基金綜合分析
10.4.1 引導基金規模狀況
10.4.2 基金支持創新驅動
10.4.3 主要引導基金機構
10.5 浙江省政府引導基金綜合分析
10.5.1 引導基金規模狀況
10.5.2 基金相關政策動態
10.5.3 主要引導基金名錄
10.6 山東省政府引導基金綜合分析
10.6.1 引導基金規模狀況
10.6.2 基金助力地區發展
10.6.3 引導基金發展對策
10.7 典型城市政府引導基金發展布局分析
10.7.1 煙臺市
10.7.2 合肥市
10.7.3 杭州市
10.7.4 深圳市
10.7.5 廣州市
第十一章 中國政府引導基金典型案例分析
11.1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
11.1.1 基本介紹
11.1.2 組織架構
11.1.3 管理機構
11.1.4 管理辦法
11.2 河南農開產業基金
11.2.1 基本介紹
11.2.2 發展特點
11.2.3 管理單位
11.2.4 合作動態
11.3 安徽省高新投母基金
11.3.1 基本介紹
11.3.2 管理單位
11.3.3 發展實力
11.3.4 發展環境
11.4 合肥市創投引導基金
11.4.1 基本介紹
11.4.2 投資狀況
11.4.3 管理單位
11.4.4 參股基金
11.5 重慶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
11.5.1 基本情況
11.5.2 主要優勢
11.5.3 產業聚焦
11.5.4 業務流程
11.6 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
11.6.1 基本介紹
11.6.2 管理公司
11.6.3 已投企業
11.6.4 設立要求
11.6.5 申報流程
第十二章 中國政府引導基金投資前景趨勢及風險預測
12.1 中國政府引導基金前景展望
12.1.1 私募基金投資狀況良好
12.1.2 引導基金整體投資前景
12.1.3 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加快
12.1.4 新基建領域的投資前景
12.2 中國政府引導基金發展趨勢
12.2.1 母基金發展趨勢
12.2.2 基金運作趨勢
12.2.3 偏好新興產業
12.2.4 模式創新趨勢
12.2.5 優化整合趨勢
12.3 中國政府引導基金投資風險分析
12.3.1 項目退出不暢風險
12.3.2 資金使用率低風險
12.3.3 信息不對稱的風險
12.3.4 市場化運行的風險
12.3.5 投資風險的防范對策
圖表1 政府引導基金的分類與區別
圖表2 Yozma I參股基金的設立情況
圖表3 Yozma基金運作模式示意圖
圖表4 SBIC計劃的管理組織模式
圖表5 SBIC的主要特征
圖表6 SBIC投融資情況
圖表7 SBIC參與投資的部分成功企業
圖表8 美國和以色列政府引導基金模式的對比
圖表9 2017-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10 2017-2021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圖表11 2019-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速
圖表12 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主要數據
圖表13 2020-2021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速
圖表14 2021-2022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速
圖表15 政府引導基金相關重要政策一覽
圖表16 政府引導基金相關重要政策一覽(續一)
圖表17 政府引導基金相關重要政策一覽(續二)
圖表18 政府引導基金相關重要政策一覽(續三)
圖表19 政府引導基金相關重要政策一覽(續四)
圖表20 2011-2021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情況(包括早期投資機構、VC、PE)
圖表21 2021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行業分布
圖表22 2021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部分行業分布同比變化
圖表23 2021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地區分布
圖表24 2021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部分地區分布同比變化
圖表25 2021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輪次分布
圖表26 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月同比增長速度
圖表27 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數據
圖表28 2020-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
圖表29 2020-2021年按消費類型分零售額同比增速
圖表30 2021-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
圖表31 2021-2022年按消費類型分零售額同比增速
圖表32 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數與中位數
圖表33 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數與中位數
圖表34 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數與中位數
圖表35 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圖表36 2021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圖表37 2022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圖表38 2020年政府引導母基金出資比例
圖表39 2020年政府引導母基金出資占股區間
圖表40 2020年政府引導母基金對外出資子基金機構類型分布
圖表41 2020年活躍政府引導母基金的特點
圖表42 2020年主要活躍政府引導母基金活躍分布情況
圖表43 2020年主要活躍政府引導母基金代表獲投機構
圖表44 政府引導母基金投資偏好
圖表45 截至2021年底中國政府引導基金設立情況分布
圖表46 2021年代表性政府引導基金整合情況
圖表47 2021年投資活躍度較高政府引導母基金部分展示
圖表48 2021年新增中國政府引導基金設立級別分布
圖表49 2021年新增中國政府引導基金類型分布
圖表50 2021年新增政府引導基金地域TOP20分布情況
圖表51 2021年新增政府引導基金地域TOP3分布(按設立數量)
圖表52 2021年代表性新設立政府引導基金集錦
圖表53 政府引導基金的母基金+子基金模式
圖表54 政府引導基金不同退出方式比較分析
圖表55 引導基金資產管理公司運營模式
圖表56 聯合投資引導模式
圖表57 聯合投資合作伙伴的選擇流程
圖表58 聯合投資的投資決策流程
圖表59 融資擔保引導模式
圖表60 融資擔保引導模式的業務操作規程
圖表61 參股商業性FOFs引導模式
圖表62 參股FOFs的參股申報規程
圖表63 參股FOFs引導模式投后監管的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一)
圖表64 參股FOFs引導模式投后監管的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二)
圖表65 風險補助引導模式
圖表66 風險補助引導模式的業務操作規程
圖表67 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引導模式
圖表68 PPP引導基金與PPP產業基金比較
圖表69 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受多個機關監管
圖表70 養老產業引導基金的運作模式
圖表71 2021年軟件業分類收入占比情況
圖表72 2018-2022年IT行業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規模
圖表73 醫療服務行業的發展方向及投資關注點
圖表74 中國醫療大健康各細分賽道潛在投資主題
圖表75 2018-2022年醫療健康行業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規模
圖表76 2015-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與增長情況
圖表77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結構
圖表78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四大聚集區市場占比
圖表79 2017-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產品進口情況
圖表80 2017-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產品出口情況
圖表81 2018-2022年半導體行業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規模
圖表82 2021年末金融業機構資產負債統計表
圖表83 2018-2021年金融行業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規模
圖表84 職業教育培訓行業相關政策
圖表85 2018-2022年教育培訓行業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規模
圖表86 2018-2022年北京市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規模
圖表87 2018-2022年廣東省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規模
圖表88 2018-2022年江蘇省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規模
圖表89 2018-2022年浙江省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規模
圖表90 浙江省政府引導基金名錄
圖表91 2018-2022年山東省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規模
圖表92 煙臺市政府引導基金設立時間和投資領域
圖表93 煙臺市政府引導基金退出方式
圖表94 杭州市部分產業基金管理部門及機構導圖
圖表95 2008-2022年杭州政府引導基金設立情況統計
圖表96 杭州市不同類型政府引導基金情況統計
圖表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組織架構
圖表98 2009-2021年河南農開產業基金出資子基金情況
圖表99 合肥市創投引導基金的階段參股子基金
圖表100 重慶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業務流程
圖表101 深圳天使母基金參股子基金已投企業
圖表102 各類型私募基金存續情況統計
政府引導基金是由政府設立的政策性基金,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等都屬于引導基金。這類基金不完全由政府出資,通常會吸收銀行、非銀金融機構及民間資本等社會資本共同設立,不完全以盈利為目的,主要利用政府資金撬動社會資本,發揮政府資金的杠桿放大效應,引導資本投資方向,以達到招商引資、促進當地產業發展等目的。
根據清科創業旗下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21年,我國共累計設立1,988支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規模約12.45萬億元人民幣,認繳規模(或首期規模)約6.16萬億元人民幣。整體來看,我國政府引導基金在歷經2015年和2016年的高速增長后設立步伐有所放緩,逐步進入存量優化精耕細作階段。2021年新設立政府引導基金115支,同比上升2.7%,目標規模約6613.62億人民幣,同比上升7.0%;已認繳規模約3831.95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1.0%。2021年政府引導基金保持平穩設立節奏,百億以上規模的引導基金設立數量有所增加。
在早期我國政府引導基金主要著眼于創業投資企業,隨著不斷發展聚焦領域開始擴大,根據《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基金應主要投資于非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住房保障、生態環境、區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創業創新七大領域,除了明確規定的資金投向,引導基金還設定了負面清單。另外,不同地區的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的投資方向也略有不同側重。
2020年2月,財政部發布《關于加強政府投資基金管理 提高財政出資效益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健全政府投資基金退出機制,設立基金要規定存續期限和提前終止條款,設置明確的量化指標;鹜顿Y項目偏離目標領域,財政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及時糾正。如果問題嚴重,報經本級政府批準后,可中止財政出資或收回資金。2021年以來,多地陸續推進引導基金績效考核的完善工作,許多新設的引導基金管理辦法都在強調完善績效評價體系。例如,2022年3月4日,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受托管理機構,公示了對引導基金參股的市場化子基金進行2020年度運營情況績效考核評價的結果。這是其規范化管理的體現,有利于有效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及放大作用,完善引導基金相關激勵與約束機制。
政府引導基金以往更多的是作為財政的一種補給方式,隨著基金規模的增長和參與度加深,以及行業人才發展等因素支持,未來可能的趨勢是從財政補給手段變成區域產業的主要發展手段,也是未來產業政策落實的有力工具。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政府引導基金深度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紹了政府引導基金的定義及發展原因等,接著對產業投資基金中的政府定位做了解讀,然后分析了國際國內政府引導基金的發展情況。隨后,報告對政府引導基金的運作模式進行了分析,并具體介紹了創業投資引導基金、PPP引導基金和產業引導基金,以及政府引導基金重點投資行業和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發展情況。最后報告對典型政府引導基金案例做了分析,并給出了風險提示及前景趨勢預測。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商務部、財政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投產業研究院、中投產業研究院市場調查中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的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政府引導基金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政府引導基金相關行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