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2022年,通用汽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由2015年時的15%暴跌至9.8%,這也是自2004年以來其份額首次不足10%。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2年,中國車市實現逆勢穩增,并連續第14年領跑全球。
對此,CNBC表示,全球疫情只是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表現滑坡的因素之一。因為自2014年和2015年的巔峰表現后,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業績就已顯現頹勢,到2019年其營業收入已較高峰時期下滑了45%左右,到2022年更是下滑了接近70%。
2013-2015年間,時任通用汽車印尼業務總裁的邁克爾·鄧恩曾指出,通用汽車等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走弱,主要原因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競爭力快速提升,同時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速度也遠超預測。他具體說,“過去,通用汽車旗下品牌在中國大多是瞄準中產階級市場,但如今這一市場中,中國消費者正越來越多地選擇中國自主品牌。”
同時,中國汽車市場電動化腳步的提速,也讓通用汽車難以適應。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占到中國乘用車銷售份額的四分之一,并預測2023年這一份額將提升至36%。
而新能源正是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力重點,如比亞迪銷量規?焖偬嵘亮200萬輛水平,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同樣迎來發展良機。據中汽協數據,自2015年以來,中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增長了21%。知名數據統計公司LMC Automotive的報告則稱,2022年中國汽車銷量前十名公司中,中國自主品牌占據了一半。
而作為少數亮眼的板塊,上汽通用五菱在電動化領域取得了優異成績。五菱宏光Mini EV自2020年中上市以來,累計銷量已經突破100萬輛大關,表現不俗。
值得注意的是,通用汽車雖然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癥結所在,但除了在中國推出幾款競爭力并不突出的電動產品,以及成立道朗格高端進口車型銷售平臺外,并沒有展示出更多扭轉頹勢的決心和措施。
除了通用汽車,福特和Stellantis等企業在中國市場同樣迎來了大幅滑坡。